乐鱼封面新闻记者 刘可欣 李雨心 摄影 杨涛
2023年7月,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开馆试运行,迎来第一批观众。此后一年,三星堆4000余件新出土的文物已经完成了清理保护和修复工作,包括青铜器、金器、玉石器以及象牙等。文保修复工作者针对青铜器,开展了病害调查、铸造工艺研究、矿料场地的溯源研究工作。
7月23日,“匠心妙手——三星堆遗址新出土文物保护修复成果展示”在三星堆博物馆开展。展览中还首次展出了新出土象牙的保护修复成果。
对此,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余健表示,这只是修复工作的一部分。未来,希望能够通过文物保护清理工作,推动相关考古、文物保护工作更上一个台阶,做出更好的成绩。
出土时“像纸张一样的”
金面具
等修复成果亮相
余健介绍,本次展览展示了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博物馆,联合北京科技大学、故宫博物院等16家文博单位开展的出土文物修复保护工作。“我们根据文物的材质,主要分为青铜器、金器、玉石器以及象牙,开展工作。”在本次保护修复工作中,文保团队还通过近一年的时间,对三星堆二号神树的30余个构件开展了保护修复和数字化采集工作,并通过AI模拟进行了复原。
△青铜瓿(摄影:刘可欣)
△象牙局部
青铜面具、青铜树枝、青铜扭头跪坐人像、青铜尊……本次展览中,青铜器仍旧是最引人注目的器物之一。“这次在青铜器的修复方面,我们联合五六家单位开展了相关工作。采用了拉曼光谱仪、扫描电镜以及X光衍射仪等设备,对三星堆出土的大量青铜器进行了成分分析和腐蚀机理研究,为下一步青铜器的保护和修复,提供更好的科学依据。”余健介绍。
“四号坑当时出土了三件扭头跪坐人像,然后其中的两件相对比较完整,没有存在大量的断裂和残缺。”余健提到,其中一件较为完整的扭头跪坐人像,正在基本陈列展中展出。该扭头跪坐人像的表面有锈蚀,发辫是保存三件中最完整的。“这对于研究古蜀人的头冠和发饰,提供了很好的依据。”余健说。
△青铜人头像清理前后对比(面部左侧为清理前,面部右侧为清理后)
而这一次在修复成果展中展出的扭头跪坐人像,更加能够体现修复工作的重要性。“新展出的这一件,出土的时候残件有很多块,存在着大量的断裂和变形。之前一直没有展出,也是因为其残损比较严重,修复难度较高。这次的修复,我们并没有采用传统的焊接、拼贴工艺,而是通过物理加固的方式进行了复原。”余健还提到,在对这件扭头跪坐人像进行CT扫描的时候,再次证明了三星堆青铜器在铸造时,大部分采用的是范铸工艺。
于三号坑出土的金面具,也经过了清理、复原等工作,在这一次修复成果展中展出。“金面具出土的时候,已经像纸张一样,完全被压扁了,存在着变形、残缺等问题。这一次我们对金器开展了病害调查评估后,去除了表面附着的大量泥土,再通过延展的方式将金面具一点点展开、复原。”余健特别提到,为了更好地展示复原好的金面具,文保工作者还通过3D打印的手段,制作了一个透明的模具。“这样我们可以把金面具回贴到3D打印的模具上,让观众直观地看到其使用功能。同时也是为了体现出,文物修复工作其实是需要文保工作者大量辛勤付出的。”
△金面具
为何展现器物破损原貌?
源于文物修复
理念变化
早在2023年1月1日,青铜顶尊人像和青铜大神兽这两件跨坑文物,就通过科技手段,首次公开了拼合后的模样。而在这一次的展览中,出土于二号坑的二号神树也通过AI的方式,与来自三号、七号、八号坑的残件进行了拼对。“二号神树的主构件来自二号坑,包括了底座和主干部分。这一次我们对二号神树的三十多件残件的断裂口进行了传统修复的比对、三维数据的采集,并在断裂口的部位,采用了AI修复的方式进行拼对。”在成果展现场,观众能够从视频中看到神树“拼合”后的模样。
实际上,这种“跨坑拼对”的可能性,也影响了文物修复理念的变化。“目前,青铜器方面的工作主要聚焦于前期的科学检测分析和病害病态状况的调查,以及表面的附着物如泥土、锈蚀等的清理工作。”余健说。目前很多文物尚不能立马开展保护修复工作,这是因为一旦按照传统理念直接修复完毕,就很难再通过断裂口,找到散落在其他坑的残件。其次,很多器物在掩埋的时候,或许存在着人为的敲砸行为,“我们并不清楚这些器物是在埋藏前就因人为的敲砸而变形、残缺、断裂,还是在掩埋以后才变形的。所以我们希望能够将部分器物的原始状态保留下来,以供研究和分析。”
三星堆新出土的文物,仅带编号的就有17000多件,文保工作者在近一年的时间里,已经完成了4000余件器物的保护清理和修复工作。剩下的12000余件,余健预计,将以两年为一个周期,通过三个周期来完成保护清理工作,方便后续进行考古分析以及考古报告的编撰,也为文物的修复提供依据。“所以这一年来完成的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这是印证我们发扬严谨细致的工匠精神的体现。未来,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些文物的保护清理工作,使得文物保护工作、考古工作能够更上一个台阶,做出更大的成绩。”余健在采访中说。
更多阅读
》》》